“什么宝贝?”沈千奴的声音由远及近,众人抬头看去,沈千奴身后带着几个卫兵,正牵着一匹马缓步而来。
巡逻的士兵们发现军队将领的身影,赶紧朝这边跑过来。
郭子铭见到沈千奴,十分高兴,马上示意手下人:“去,把箱子打开!”
“砰啪!”
“砰啪!”
“……”
拉过来的箱子相继打开,上面的稻草被粗鲁地扫到一边,露出下面一把把玄黑色的铁刀。
巡逻的士兵刚好来到近前,沈千奴上前一步拿起一柄未开锋的铁刀,迎着领头士兵,命令:“拿起你的刀,全力砍过来!”
领头士兵眼中闪过惊诧,身上的动作却是毫不迟疑地抽。出腰间的大刀,举刀朝沈千奴砍过去。
“锵!”两刀相碰,火花闪烁,领头士兵手中的大刀从中间断开两截。他抖着手看着手上还剩一半的短刀,难以置信,这把刀陪伴着他出生入死,已有三个年头,就这样轻而易举地断了?将军手中的到还未开刃啊!
下一刻,他反应过来,眼中露出兴奋的神色。
“这刀与你有缘,赔你了!”沈千奴把手上的刀扔给领头士兵。
领头士兵手忙脚乱地接下,面露狂喜之色,眼睛不错眼地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新刀刀身,从刀尖到刀柄,一边用手仔细地摩挲着,如获珍宝。
围观的众士兵全都轰动起来,看着领头士兵的神色羡慕不已,恨不得自己代替领头士兵的手,摸一摸这把断金神器。
沈千奴同样面露喜色:“这是百炼钢?”
郭子铭见状,极为自豪:“没错,这里总共有三百把大刀,一千块护心镜,全都是由百炼钢铸造而成!”
沈千奴:“东家一切可好?”
郭子铭喜气洋洋:“都好!我们把一个县城打下来了!这个县城产粮不少,打下县城之后,就不需要千里迢迢从京城运粮到矿区了!”
“东家身体如何?有好好吃饭吗?”沈千奴示意阿古童把车队领走,“把这批兵器收入库房,明日论功行赏。”
郭子铭:“身体棒棒的,郑大姐盯着,可准时吃饭了!”
沈千奴知道宋和锦近来身体无恙之后,才有心思关注攻打县城的详细情况:“跟我说说那个县城的情况……”
等到郭子铭眉飞色舞添油加醋地把屯留县发生的事描述一遍之后,沈千奴抓住了一个小细节:“你说东家看了那封信之后,立即就派你送武器过来给我?”
郭子铭:“是极!东家一看京城各大世家都举家南迁了,俨然一副放弃北部军队的模样,马上就急了,要不是其他人拦着,我觉得他恨不得自己亲自过来!嘿嘿,将军你虽然不在主公身边了,主公还是很记挂着你的安危的!”
沈千奴脸色难看:“你出发的时候,东家还在屯留县吗?”
郭子铭:“在!你不用担心主公安危,季原还在他身边呢!”
沈千奴周身气息更为低压,他一言不发转了身,嘱咐阿古童去通知潘金过来营帐,翻身上马,回了主营帐。
郭子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习惯性地跟了上去。周围的卫兵见到护卫们都没有阻止,便没有拦阻,任由他跟了上去。
“将军,发生什么事儿了?”郭子铭十分纳闷。
沈千奴提笔疾书,把纸张稍稍晾干,装入信封中,涂上火漆,交给身边的近卫,低声叮嘱了几句,才转头对郭子铭道:“若是我没有推测错误,东家如今应不在屯留,而是回了京城。”
郭子铭断口否认:“不可能,我来的时候,主公他们还在商议怎么把攻下来的屯留——”
沈千奴打断他的话:“东家他知道世家撤退至南方,意味着危险将至,必然会返回京城,想法安置他母亲和庄园诸人,匈奴大军压境,无论是上党郡或司州都有沦陷的危险,覆巢之下安有完卵?一旦撞上匈奴人扣城,后果不堪设想,若是他还留在上党屯留,情势还没有那么糟糕,但是按照他的性子,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说着,他对进来的潘金嘱咐:“我待会儿将带领一支先锋队先行一步,军队就交给你了!”
潘金瞪大铜铃般的眼睛。沈千奴说完,根本没理会他的反应,脚步生风,掀开帘布就快步跑了出去。
潘金追出去,远远看到沈千奴翻身蹬上马,吆喝一声,数十士兵跟在他身后,转眼就跑到了远处,留下越来越小的蚂蚁一样的黑影,消失在扬起的尘埃中。
卢贞不知道从哪里走了出来,站在潘金身边:“大人,如今形势紧急,将军既然把军队交给你,那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坚定不移地执行将军的命令!”
潘金咬牙,事到如今,大军行至中途,断然没有掉头的道理,主将脱离军队后,消息若是走漏,敌人必然派出刺客,对方对沈千奴围追堵截,将他扼杀于外。
若是我军将领死亡,军队士气未战先衰,对上凶悍不畏死的匈奴,离不战而败也不远了。
沈千奴离开军队在事情必须隐瞒下来,不能让任何敌人知道。他能做的,就是装作无事发生,营造出沈千奴还在军营里的模样,照常带兵南下。
潘金头脑清明起来,虎目扫视过周围被这边的动静吸引而频频探头张望、脸带揣测的士兵们:“看什么看!?再看兵器也轮不到你们!多攒些军功,日后许是会有机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