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伙马贼呢?”既然知道是礼部尚书李家的人,怎么处理这些马贼的去向便是个棘手问题。
郭子铭回答:“李亨是皇上那边的人,交到官府的话,官府肯定会偏袒他们,属下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他们全杀了,埋在了兵营后山。”
寨民长老和族长看了看面露不忍的宋和锦,没有说话。
在晒谷坪的审讯是由他们和郭子铭共同主持的。
郭子铭只是说了一部分,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说出来。
从马贼嘴里,他们得知,这些人是李家的部曲,伪装成马贼前来劫掠庄园,并不纯然是掠走他们山庄产的纸和猪,而是把山庄里的人都控制住,霸占山庄。
山庄的主事一律杀掉,留下几个听话的做事,山庄里的其他一切原样不变,就是每月的产出要交给李家人,由他们处置。
若是事情败露,打不过山庄里的庄户,被人抓住,便直接亮明身份,谅山庄主人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与李家和皇帝作对,识相的就把山庄双手拱上,换取李大人和皇上欢心,或许上面的大人一喜之下,还会赏一个小官给山庄的主人做做。
郭子铭听他们得意洋洋地说到这里的时候,二话不说就抽刀割断了这几个马贼的脖子,并且警告在场之人不得将今晚听到的话告诉任何人。
大家都是同一条船上的人,不用郭子铭说什么威胁的话,寨民长老和族长便命人将剩下的马贼全杀了,尸体抬到后山的水沟里埋掉。山谷口的几十匹马牵回来,用草药重新粉刷马毛,改头换面一番,变作山庄里的马。
郭子铭想要瞒着宋和锦,免得他忧思过度。宋和锦太忙了,郭子铭就没见过他这样的上位者,总是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干。有什么事情,明明他吩咐底下人去做就行了,偏偏要事事跟进,搞了一堆规章制度让人执行,这就算了,竟然还自掏腰包聘来了夫子,让教那些下等人读书识字,甚至还把识字率算进了工位考核积分里,与每个月的奖金挂钩。
识字率达不到平均数以上的,任凭能耐再强、人缘再好,也不能升职。那些个主管们本就忙得脚不沾地,还得挤出时间学识字,浪费了许多原本可以用来做工的功夫。
郭子铭就没有见过事事亲力亲为到这种程度的主人的!
他过去见过的官老爷们,或者富豪们,哪一个发达以后,不是修建华丽的宫殿房屋,左拥右抱,一掷千金,搜集奇珍,耽于享乐的?宋和锦却像是那西边来的番僧一般,把自己的生活过成苦行僧的模样。
宋和锦太过仁慈,仁慈的人手段都不够残酷,无法震慑他人。这类人太过胆小,做事不够痛快,优柔寡断,也容易自己吓着自己。
若是宋和锦知道背后的皇室和世家是这样打算的,难保不会受到惊吓。不如就让事情止步于他们这里,由他们解决便好。哪怕皇室和世家因此发难,到时候也可以说是他们底下人擅作主张,不会轻易牵扯到宋和锦。
郭子铭自以为瞒天过海,没想到第二天宋和锦还是知道了审讯的内容。
宋和锦把郭子铭叫了过来,告诉他:“我与你去并州一趟。”
什么?
郭子铭大惊失色,连忙就要劝阻。
一旁的高大威不由分说喝道:“噤声!郭子铭,你好大的胆子,竟然将马贼的话欺瞒于东家!”
郭子铭闻声,转头盯着高大威。原来是他告的密。他就说,那晚他已经下令封口,寨民都是初来之人,断然不可能违逆他的命令。
高大威迎上郭子铭的视线,毫不退让:“我今日听夫子说了一些书,前朝的皇帝身体病弱,导致外戚专权,对外却是打着为圣上身体着想的名义,这里的主子姓宋,好与坏,理应由这里的主人判决。”
面对着郭子铭难看的面孔,高大威毫不发憷,针锋相对。
在这个山庄里,论身份,论地位,他并不在郭子铭之下。
郭子铭打量着高大威,现在他才发现,对方早已不是那个从乡下来谋生的苦力小头目,一身精悍的气息不在他之下。哪怕是与久经战场的他对上,亦没有丝毫胆怯之色。
宋和锦明显站在高大威这一边,沈千奴走了之后,他对高大威越加倚重,庄园里事物繁杂,可用之才却严重不足,高大威身兼数职,却依然能把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这种承压能力和管理能力,连沈千奴都赞扬了好几次。
高大威现在相当于山庄的内务总管,事无巨细都经过他的手,有时候宋和锦不清楚的东西,他都搞得明明白白,而且他不像那些已经发家的乡民富户,有了钱和权之后便广筑房屋、纳妾采美,而是把几个孩子送到新开的学堂里,一家人依然住在造纸厂的员工宿舍,每日都抽一个时辰固定去学堂识字写文,听夫子教诲,偶尔没那么忙碌的时候,也多是见到他与妻儿推着残疾的老父沿着河岸两边宽阔的晒谷坪散步。
宋和锦喜欢勤学好问、有原则和积极向上的人,自然想要大力栽培高大威了。
郭子铭意识到这一点以后,心中蓦然升起了强烈的危机感。
而高大威看着目露敌视的郭子铭,同样脸色沉凝。
沈千奴对宋和锦的忠诚所有人都有目共睹,但是他曾经的手下,魏猛和郭子铭,谁知道他们心里是怎么想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