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俄罗斯的产品,性能可能不够先进,质量绝对有保证。
站在兵工厂的角度上,巴不得一架轰炸机能用一百年。
南部非洲和美国,质保时间说一年就一年,多一个星期都不给。
让你一样东西用一百年,企业挣谁的钱去?
科克尔也是无语,他注意到彼得说得不是“德军阵地”,而是“柏林”。
“考虑过这样做的成本吗?”科克尔要跟彼得算一笔经济账。
“什么是成本?”彼得真不是装傻,他只会扔炸弹,又不会做炸弹。
这也不能怪彼得。
俄德战争爆发于1941年,现在已经1945年了,足够让一个懵懂无知的孩子,成长为一个活泼好动的少年。
彼得今年也只有21岁,俄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彼得甚至还没有成年。
21岁就官至中校,这种事在俄罗斯并不罕见。
科克尔现在确信,俄罗斯人不追求效率,并不是故意浪费南部非洲和美国的援助,而是跟东亚盟军一样,在故意折磨德国人。
真的是故意的。
朱可夫如果想尽快结束战争,根本不需要一个星期的炮击,几千辆坦克一字排开推过去,德国人根本顶不住,俄罗斯人也有这样的能力。
经历了俄德战争的洗礼,朱可夫也是名将了,他对于装甲部队的理解,不亚于德国三杰。
这样的名将,按说不会出现几千辆坦克一字排开推过去这种事,在库尔斯克坦克大会战之后,朱可夫在指挥坦克作战时,不会犯这样的错误。
不过在地面战斗爆发的第一天,这个场景就真实上演。
喜欢开普之鹰请大家收藏:(www.soshuba.net)开普之鹰搜书吧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