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义军不过是水贼匪寇,赵行德被扣便一哄而散,实在不堪大用。真正的能战镇国军,从江州一路退下来,但至今实力完好。”曹迪沉吟道,“铁木哥这部人马,便是在河东让杨彦卿吃了大亏的,且让他们与镇国军再耗上一阵,以免......”
他话中之意,是再等上一等。
赵杞脸上露出不豫之色,叹道:“现在来看,赵行德能将一干江湖匪类拢在一起,也不容易。可惜此人过于迂直了。”保义军哗变的事情传到了襄阳,大家都摇头不已,原先还有人奚落赵行德纵兵骚扰地方,现在多是责难岳飞下手太狠,不顾大局。反正是鄂州的事情,襄阳的态度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然而,在军营里,将士们谈论起哗变的事情,脸上却有一种异样兴奋的神采。
“刘少保意下如何?”军中之事,曹迪一言而决。赵杞强忍住心内的不满,又问刘延庆道,他不只望这位老帅能赞同立刻出兵鄂州,解决心头大患,只希望他能有和曹迪不同的一些建议,哪怕只要一丁点不同,赵杞便心满意足。然而,注定要他失望了。
刘延庆避开了赵杞的眼神,干巴巴地道:“曹枢密老成谋国,刘某深为佩服。”赵杞的期待,他心中明镜也似的。但刘延庆笃定了一点,不要介入朝中争斗,只要把握住东南行营这数万人马,朝中就有老刘家的一杯羹。
“该死!”赵杞低下头,隐藏了眼底愤怒的火花,“这些老臣,这些武将!”他的喉头动了动,咽下一口气,抬起头,温文儒雅地笑道:“中兴之事,朕皆托付两位了。”
从中军大营告辞出来,赵杞回到行宫,脸色顿时阴沉下来,浑身无力地朝龙椅上一坐,屏退了左右,连亲近的妃子也不许上前。他双目微闭,心里闷得难受,太阳穴里只觉得像刀子往里面钻来绞去一般地疼。赵杞甚至想要站起来大叫一声,但他只能紧闭着眼睛仰头靠在龙椅上,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地掐进了肉里。
“陛下,出兵鄂州之事......?”
声音甚是小心翼翼,赵杞的眼睛蓦然睁开,邓素侍立在龙椅之下,神情恭敬,身姿端正。
赵杞的眼神缓和了下来,随即是一声长叹:“唉——”
“诸将逗挠不进,全因为襄阳暂时平静的缘故,但以微臣之见,北虏吞并中原之心不死,眼下这般局面,不过是兵马疲惫,蓄势待发而已,襄阳尺寸之地,回旋余地太小。曹枢密、刘太保这等宿将,也不是坐以待毙之辈,他们迟早是要出兵鄂州的。”邓素的眼神微微波动,随即眼观鼻,鼻观心道:“陛下无须忧虑,大宋国祚已有百年,天下人心未去,只要鄂州一平,陛下的大义名分牢不可动,这些骄兵悍将,到时候也只能为王前驱而已。”
听着邓素的话,赵杞微微点头,脸色也平静下来。他自汴梁脱险,直至登基以来,由最初志得意满,对曹迪、刘延庆隐隐有几分感激之心,渐渐地不太满意的处境。因为置身军营之中,心腹股肱没有,耳目眼神也没有。原以为蔡京、李邦彦等人在东南还可以遥相呼应,对曹迪有牵制之力,熟料东南宋军在辽军攻打下一触即溃,反而让“尊天子不奉乱命”的鄂州一系成了声势,赵杞现在对蔡京、李邦彦等无能之辈的心也淡了。唯独邓素这位和赵杞一块落难的礼部侍郎,成了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心腹文臣。
“劝说陈少阳的事情,”赵杞脸上带着一丝期冀,“可有进展么?”
“陈少阳甚是固执,”邓素压低了声音,夹杂着复杂的情绪,“此事还需趁势而为,从长计议。”自从鄂州朝廷在闹市剐了万俟呙,汴梁方面自不必提,为辽朝办事的官员如丧考妣,丞相赵质夫和参政秦桧指斥陈东等人为乱臣贼子,襄阳方面也有些兔死狐悲的感觉。万俟呙有万分不是,也是进士出身,朝廷大员,不过是个使者,鄂州说寸磔便寸磔,丝毫没有婉转的余地。朝中官员都不敢再出使鄂州,唯有邓素的使者,陈东和理社中人顾念着旧情,还是以礼相待,这也和邓素的信以叙旧为主,并没有露骨地劝说有关。
............
蒙蒙细雨给辽国皇帝的金帐笼上一层轻纱,原本是塞上金戈铁马的风格里平添了一股宁静之美。绵绵的细雨中,辽军骑兵忙着把马匹圈起来,免得被泥泞和碎石折了蹄子,进入雨季,南国的蚂蝗、蚊蝇也给战马带来许多麻烦。南征数月以来,东南打得如火如荼,襄阳这边却暂时平静,除了讨厌的雨,不少契丹人喜欢上了南朝的温山软水,甚至兴致勃勃地讨论着,将来宋人少一些,再把良田圈起来变成牧场,让部落从苦寒的北方迁徙过来。
“铁木哥和萧向升一直追着宋军,已经靠近江州了。”耶律铁哥秉道,“岳飞率镇国军且战且退,无力与我军正面相抗,可仍然在苦苦撑着。宋军似乎在江州修筑了营垒,准备再做困兽之斗。”
“嗯,”耶律大石点了点头,感慨道,“一直打胜仗倒没什么,难的是败而不溃,这个岳飞到是个大将之才。”他皱了皱眉,“铁木哥和萧向升也该加把劲,三万骑兵居然追不上多是步卒的宋人,这像什么话?”他表达了的不满,又问道,“襄阳方面可有什么动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